最近消保會公布市售各類通路販售的「乾枸杞」檢測結果,居然30多件都驗出重屬,而且還指出有部分鉛、鎘含量超過現行「鮮果」標準——哇,讓人好驚慌,賣菜郎年紀大了,沒事也會泡泡枸杞茶養生,這該如何是好?
不過,消息見報,衛福部食藥署馬上就回應了,「乾果」檢驗重金屬要以「乾燥率」回推,不能直接用「鮮果」的標準做判斷,若以正確適用標準值對照,消保會抽驗產品均未超標——好啦,問題來了,誰說的對?
賣菜郎習慣用例子思考,所以我們來想一下下面的例子,生鮮的枸杞是含有大量水份的,假設80%是水好了,那麼100克的枸杞裡就會有20克是「固體」,又假設我們允許每100克枸杞可以有1克重金屬殘留,容許標準就是1%。接下來我們將這100克烘成「乾果」,再驗一次,還是有1克殘留,可是驗出來的佔比就會變成5%......看到這裡,聰明的讀者應該都懂所謂「超標」是怎回事了吧?
可是,一定會有人繼續往下想,好啦,不管是不是標準用錯,驗出來是事實對吧?重金屬吃進肚子就是不好!沒錯,要這樣想也不能說錯。但是只要是從土裡長出來的東西,就不可能完全不含這些重金屬,自然界的土壤中本來就含有鎘、砷,植物生長都有機會吸收到,只是比例多少的問題。
所以問題其實是在「劑量」,也就是你吃下去的量,長期累積超過一定的量才會對人體有危害——賣菜郎再謹慎一點的說,「現代」醫學說,微量的重金屬通常能透過代謝排出,長期大量才會造成問題。但也許以後醫學科技更進步,研究更多,也許哪天科學界證實或得到共識說,不管多少量都不可以吃下肚,那我們再來煩惱如何生產零檢出的枸杞。
寫這麼多,看的眼睛酸,賣菜郎要去泡枸杞茶明明目,咱們下次再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