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材追追追/蘋果核樣子怪怪的~是發霉還是長蟲?

fenfang
2024-08-30 08:52:43

賣菜郎幾乎每天早上都會吃一顆「芬芳」的蘋果(好啦,我知道我最近有點諧音梗中毒),所以第一次看到照片中的這種果核時,我嚇了一跳,以為是長蟲或發霉,只能忍痛丟掉再換一顆。但當今天早上只剩下這唯一的一顆蘋果時,我在吃與不吃的天人交戰後,突然想到:這真的是發霉嗎?

如果你用「蘋果核 發霉」當關鍵字搜尋,你會找到一堆關於「白色絲狀物是發霉」的文章,其中較具可信度的來源應該是香港媒體01網站上,署名黃欣培(食品科學研究員)所寫的文章,照片與我手上的這顆相符,他認為這是霉心病,最好別吃。

原文網址: 蘋果切開見到粒核附近有白絲 其實係啲乜?專家:最好成個唔好食 | 香港01 https://www.hk01.com/article/560140?utm_source=01articlecopy&utm_medium=referral

所以丟掉囉?不,賣菜郎的壞習慣就是多疑。雖然文章是「專家」寫的,但專家沒有引用任何來源就斷言,這會讓我(跟別人吵架時漏氣)想再找找看有沒有更堅實的可靠來源。香港01的文裡有個關鍵字mold core,我們用這個來查查看吧。果然,外國的(閒人)專家比較多,美國賓洲大學(PennState Extension)有一篇文詳細的說明了蘋果霉心病,但你看看照片,是不是覺得不太一樣?

原文網址:https://extension.psu.edu/apple-disease-moldy-core

顯然密西根大學的專家Anna Wallis也有這樣的疑問,所以她用顯微鏡去觀察這些白色組織,發現這些組織與造成霉心病的真菌不同,真菌的的菌絲細胞束通常為2-10微米寛,但像我照片中這顆蘋果的組織,則是堅實並且在顯微鏡下檢查寬度約為30微米,在部分品種的蘋果中,這種組織很常見,但並不是霉心病。

原文網址:https://www.canr.msu.edu/news/callus-tissue-versus-moldy-core-in-apples

但為為什麼會有種白色組織呢?專家說:還不清楚耶。推測可能是某種傷害癒合後形成,但目前不被認為有致病性或是有什麼問題。

結論:賣菜郎把蘋果吃掉了。

附註:香港01的文章是2021發布的,密大的文章是2022更新的,所以說,這不是什麼打臉文,或者說,科學本來就是要不斷打臉——哎,我換個詞,打臉感覺暴力又無禮,我不喜歡,我喜歡Karl Popper說的,科學就是可以被證否的學問,所以說,如果我是在2021時切到這顆蘋果,我只能丟掉,但感謝上帝,還有Anna Wallis老師,現在我可以吃了。但誰知道呢?也許到2025又會有新研究說別吃,那就…那時再說吧。